汉语方言研究专栏

  • 湖南邵阳方言中的名词复数标记“大齐”——兼论汉语方言名词的复数义

    蒋遐;蒋协众;

    “数”是名词与代词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邵阳方言的复数标记“大齐[dai~(213)-3s?~0]”,来源于表集合义的统称代词“大齐[dai~(213)s?~(35)]”。一般情况下,“大齐”附着于指人普通名词后表真性复数,附着于指人专有名词后表连类复数,附着于亲属称谓名词后表连类复数或真性复数,附着于指人名词构成的联合短语后,其语法意义则视具体情境而定。“大齐”与用来标记动植物和无生名词复数意义的“啰唆”,共同构成了名词复数义的生命度等级标注。这符合Corbett所提出的名词与数范畴相关的生命度等级序列。跨方言考察表明,汉语方言中的复数意义与其前的名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符合Daniel&Moravcsik所提出的表连类复数的名词的等级序列。

    2025年03期 No.753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 北流话小称的形式和功能

    刘春梅;谢楚沁;

    北流话的小称形式主要有六种:变调、变韵、“儿”缀、“子”缀、“仔”缀、重叠。这六种形式既可以单独表小称,也可以叠置并存表小称。其中,最常见的是变调、变韵和“儿”缀。小称的功能与所附着的成分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称标记形式附着相同的成分,可以表达不同的小称功能;相同的小称标记形式附着不同的成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小称功能。名词和量词的小称语义功能主要是表示形体小、年纪小、数量少,动词小称表示尝试、动作幅度小,形容词、副词小称表示程度轻、频次低。小称在语用上通常会附带亲昵、喜爱、赞赏、轻视或自谦等具有评价性的态度和感情。北流话的小称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表达,反映了两广交界地区粤方言小称的区域特征。

    2025年03期 No.753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安阳方言时间量表达的类型学考察

    李鲜鲜;杨宁宁;

    安阳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它的时间量表达系统具有独特性和交融性。首先选取中原官话中的枣庄、涡阳方言,与安阳方言的时间量表达进行比较;其次选取非中原官话中的山西晋语榆社方言和东北官话双鸭山方言,与安阳方言的时间量表达进行比较。就词汇层面而言,它们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各方言中的时间名词都含有夸张的语体色彩和不满的感情色彩;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安阳方言时间名词的“个”语素、儿化词缀使用频率颇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就结构层面而言,各方言中的结构形式差别较小,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指示主体、表达效果、情感色彩方面。通过类型学的考察与分析,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安阳方言时间量表达特征的认识。

    2025年03期 No.75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汉语言文字研究

  • 成渝地区禅宗碑刻字词考释六则

    闫超文;

    成渝地区的禅宗碑刻文献具有重要的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研究价值,它不仅是禅宗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也是语文类辞书编纂与修订的重要参考资料。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字学、宗教学等相关知识,对“鄣”“陵”■“薄运”“涣乎冰释”“目炫炫”等进行考释。通过沟通各种字际关系,以明确词义、辨别讹误。同时,分析它们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收录、释义等方面所出现的疏误,希望能对相关辞书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03期 No.75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 吴元满《六书正义》指事学说述论

    王耀国;翟筱雪;

    晚明学者吴元满的六书学专著《六书正义》,“会合三家为一,裒聚诸说所长”,体现出对六书的新认识,尤其是他对指事的系统阐述,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吴氏看来,指事就是在象形字基础上作种种变化而构造新字的造字方法,这些变化包括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不成字构件、转变字形方向、省减部分形体、改变字形中某一部分的形态等。他的指事学说继承了吴均、赵古则等人“加物于象形之文”的观点,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这是朱骏声、章太炎、高亨等学者对指事认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为今天探求指事的本义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2025年03期 No.753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