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遐;蒋协众;
“数”是名词与代词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邵阳方言的复数标记“大齐[dai~(213)-3s?~0]”,来源于表集合义的统称代词“大齐[dai~(213)s?~(35)]”。一般情况下,“大齐”附着于指人普通名词后表真性复数,附着于指人专有名词后表连类复数,附着于亲属称谓名词后表连类复数或真性复数,附着于指人名词构成的联合短语后,其语法意义则视具体情境而定。“大齐”与用来标记动植物和无生名词复数意义的“啰唆”,共同构成了名词复数义的生命度等级标注。这符合Corbett所提出的名词与数范畴相关的生命度等级序列。跨方言考察表明,汉语方言中的复数意义与其前的名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符合Daniel&Moravcsik所提出的表连类复数的名词的等级序列。
2025年03期 No.753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 刘春梅;谢楚沁;
北流话的小称形式主要有六种:变调、变韵、“儿”缀、“子”缀、“仔”缀、重叠。这六种形式既可以单独表小称,也可以叠置并存表小称。其中,最常见的是变调、变韵和“儿”缀。小称的功能与所附着的成分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称标记形式附着相同的成分,可以表达不同的小称功能;相同的小称标记形式附着不同的成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小称功能。名词和量词的小称语义功能主要是表示形体小、年纪小、数量少,动词小称表示尝试、动作幅度小,形容词、副词小称表示程度轻、频次低。小称在语用上通常会附带亲昵、喜爱、赞赏、轻视或自谦等具有评价性的态度和感情。北流话的小称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表达,反映了两广交界地区粤方言小称的区域特征。
2025年03期 No.753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李鲜鲜;杨宁宁;
安阳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它的时间量表达系统具有独特性和交融性。首先选取中原官话中的枣庄、涡阳方言,与安阳方言的时间量表达进行比较;其次选取非中原官话中的山西晋语榆社方言和东北官话双鸭山方言,与安阳方言的时间量表达进行比较。就词汇层面而言,它们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各方言中的时间名词都含有夸张的语体色彩和不满的感情色彩;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安阳方言时间名词的“个”语素、儿化词缀使用频率颇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就结构层面而言,各方言中的结构形式差别较小,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指示主体、表达效果、情感色彩方面。通过类型学的考察与分析,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安阳方言时间量表达特征的认识。
2025年03期 No.75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