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气词研究专栏

  • 汉语语气词记音字字形与字音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以聊斋俚曲为例

    翟燕;

    在汉语中,语气词是除句调之外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气词表音的灵活性和记音字的随意性,使得语气词记音字的字音与字形之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关系。以聊斋俚曲为例,并辅以同时代的其他语料,描述汉语语气词的字音、字形在近代汉语时期的基本面貌。此期语气词的字音、字形之间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一是同一字形记录了同一语气词的不同发展阶段,二是同一字形记录了不同来源的语气词,三是不同字形记录了同一语气词形式。系统考察汉语语气词的字音、字形之间的关系,对深入了解语气词的特质、语气词的发展演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3期 No.729 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 中古汉语语气词的文体差异研究

    梁清;

    汉语语气词作为语气的重要表达手段,在不同时期不同文体的书面语使用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中古汉语作为汉语历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语气词在不同文体中的使用差异主要表现为:议论体文献使用语气词的种类丰富,涉及的语气类型多样;疑问句末多使用语气词,反诘问句末常带语气词“乎”;感叹句末多用语气词“哉”。记事体文献主要使用陈述语气词,而很少使用疑问语气词,其语气词的功能相对单一,语气类型也不够丰富。记言体文献对话性强,语气词的使用频率较低,疑问句类型中的特指问句以不带语气词为常。

    2023年03期 No.729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 从语气词的运用谈聊斋俚曲曲词俚俗化的创作实践

    李孝德;

    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曲文创作,在基本遵循曲牌格律固定格式的前提下,将语气词及叹词、衬词等口语化成份有机融入,很好地践行了戏曲唱词“倚字行腔”的创作原则,使得曲文呈现出格律严谨、节奏鲜明、活泼生动的独特风格。这不仅深化了俚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了俚曲的教化作用,也有效拉近了与底层民众的距离,真正实现了俗曲“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创作追求。

    2023年03期 No.72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汉语言文字研究

  • “学习”的历史演变及词汇化研究

    李立冬;

    采用共时推演、历时验证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双音词“学习”的成词过程及源流演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学习”的并列结构并非是由述宾结构演变而来的,而是由同义的“学”和“习”直接并列组合而成,并且没有经过先构成并列短语再词汇化的过程。因此,其构成成分“习”的“学习”义也并非是由于“学”的组合同化作用产生的。“学习”的词汇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并以“习学”的“显”和“隐”为标志。其同素逆序结构“习学”的隐退,是由语用、认知、语言内部等因素造成的,其功能则完全由“学习”来承接,而没有“学”或“习”的参与。

    2023年03期 No.729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三国志》及裴注中的农具类名物词论析

    王勇;

    名物词是传统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有诸多农具类名物词,有的是对上古时期农具名物的承袭,有的是三国时期新发明或新改进的农具名物。这些农具名物大体可分为六类:一是耕作农具,如耒耜、犁;二是灌溉农具,如翻车;三是耘草农具,如耨镈、锄;四是收割农具,如镰、铚、斧;五是加工农具,如箕、臼杵、碓、磨;六是称量农具,如升、斗。结合相关文献,考证其中农具类名物词的词义、特征、源流等,希望能够为农具类名物词研究、农具史研究、三国文化研究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年03期 No.72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事件”释义考辨

    张骜;

    通过对词语的考释和溯源,可以发现,宋元明时期的俗语词“事件”不是指“鸟兽类的内脏”或“禽畜内脏头蹄”,而是指肉类食材和人体被分割成的块状物。同时,“事件”还是一类菜品的名称,其特点是由禽兽肢体内脏或其仿制品切块烹饪而成。“作为食物的家禽内脏”是“事件”的后起引申义,往往记音写作“时件”或“什件”。“禽畜内脏头蹄”义则是与“四件”相混所致。现代辞书对“事件”的解释属于以今律古之误。

    2023年03期 No.72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故训汇纂》校读札记

    刘纯;李玉平;

    《故训汇纂》是当代学者宗福邦等先生主持编纂的一部高质量的大型辞书,汇集了丰富的故训资料,由于所涉典籍资料浩繁,在整理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疏失。以《故训汇纂》所引郑玄笺注资料相关条目为主,将其疏漏情况大致分为五类:漏收、误收、脱文、衍文、讹文,并以举例的方式加以辨析、考释。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为辞典使用者或辞典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3年03期 No.729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中华竹枝词全编》所收《黔苗竹枝词》勘误

    曾議慧;

    《中华竹枝词全编》是迄今为止收录竹枝词篇目最多、最系统全面的辑本。其中,清代诗人舒位的《黔苗竹枝词》也据《瓶水斋诗别集》而收录在内。以《畿辅丛书》所收录的《瓶水斋诗别集》刻本为底本,对《中华竹枝词全编》所收录的《黔苗竹枝词》进行校勘,可以发现,后者存在着大量的讹文、脱文、衍文等现象。通过对该版本的文字勘误,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精确的文本。

    2023年03期 No.72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连词“不想”的词汇化探析

    邓霞;何欢;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句中位置的变化、词义的逐步融合,“不”和“想”之间的分界逐渐模糊,“想”原有的词汇意义消失,“不想”合成一个连词,表达出乎预料、与预期相反的意外情态语义。“不想”的词汇化经历了从跨层的偏正式结构短语“不+想”到连词“不想”的过程。它发生词汇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汉语双音化的枢纽效应与高频使用、句法环境的变化、语义变化。

    2023年03期 No.72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 粤语“吴化片”成片问题再探讨——以粤西吴川地区常用词为例

    陈虹羽;甘于恩;

    吴川话作为粤语系统的次方言,在地缘、人口、历史等因素作用下,表现出形式复杂且通用度低的特征。吴川话能否独立成为吴化片,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从词汇使用角度出发,对梅菉、吴阳、浅水三地方言的常用词与赤坎、廉江、化州等周边粤语的常用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吴川三地的常用词使用处于对内存在不少差异、对外排他性不足的现状,暂时还无充分依据支撑粤西吴川地区的粤语能够单独成片。

    2023年03期 No.729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语言应用研究

  • 基于DTW距离的普通话儿化音变差异分析

    段嘉华;冉启斌;梁煜珠;许可;

    为了量化儿化音变对音节的改变量,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汉语普通话儿化音节音变前后最小对立对之内的声学距离(EX)、重复同一未发生儿化音变音节之间的距离(NIN)和重复同一儿化音节之间的距离(EIN),并将EX距离与NIN、EIN距离的差值EX-NIN、EX-EIN作为衡量儿化音变对声学距离改变量的参数。结果表明,EX距离显著大于NIN距离和EIN距离。不同发音人儿化音变改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人际差异。从不同词项、未儿化韵母和儿化韵的角度来看,均能得出拼合型儿化韵音变量总体大于融合型音变量的结论。其中,[i]-[i?r]的儿化改变量显著大于其他元音。在儿化音节属于不同声调时,上声时长最长,因此儿化音变量最大;去声时长最短,所以儿化改变量最小。单音节词的儿化音变改变量显著大于双音节词的改变量。性别与框架句对儿化音变改变并没有显著影响。

    2023年03期 No.729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微观视域下英法冠词与汉语相应表达对比研究

    高伟;

    英语和法语中,冠词属于定语专属词类。英法不定冠词均可以表示类别化、个别化、具体化、替代化,也能够表达泛指和数词“一”的含义。英法定冠词均可以表示特指、类指和替指。在汉语中,并没有冠词词类,但存在着与之具有相同意义或类似意义的表达形式,大多为“一量短语”“指量短语”等。对英法冠词与汉语相应表达的使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英法冠词功能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与汉语的对应表达形式,可以优化英法冠词的教学,并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2023年03期 No.729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语言教学研究

  • 线上国际中文综合课互动的困境及对策

    周正红;杜炳慧;

    近些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线上教学效果是培育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互动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看似是一个操练手段,实际上却是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升线上国际中文综合课互动的有效性,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互动的实质等效,成为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建设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线上国际中文综合课的互动面临环境受限、形式单一和学生参与感弱的困境。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工具的综合运用,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互动模式,激发学习者内部学习动机,建立助教辅助制度,是缓解这些困境的有效对策,能在顺应数字化教学趋势的同时,有效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国际学生学习效能。

    2023年03期 No.729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 韩国汉语学习者写作质量评估研究——基于新HSK5看图写作文本的探讨

    王淑华;朱伊苓;

    以99篇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新HSK5看图写作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语法两个维度,设立7个特征项、33个区别性指标,考察不同指标与写作文本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显示,词汇维度、语法维度均有多个指标与看图写作文本质量强相关或中度相关。使用语法维度指标建立的方程解释力优于词汇维度建立的方程;结合词汇和语法维度建立的方程虽然解释力更强,但使用的预测变量较多,操作难度增加。

    2023年03期 No.729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 《清代北方话语气词研究》简介

    <正>汉语语气词不仅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在所有的虚词类别中,语气词是古今变化较大的一类。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后期,汉语语气词系统在沿用、调整、规范原有成员的同时,亦有新的形式大量产生,已基本具备现代汉语语气词系统的雏形,并且语气词的地域差异也日趋明显。该时期涌现出大量具有北方话色彩的通俗文献,为研究清代北方话语气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也为贯彻汉语语法研究的时、地观念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清代北方话语气词研究》选取了清代北方话中三个较有代表性的次方言区(山东方言、河南方言、北京话)及各个地区的代表性语料,从时、地结合的角度出发,对清代北方话语气词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书由中央民族大学翟燕教授独撰,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该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023年03期 No.729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学人风采

    <正>翟燕,女,1972年12月生,山东省淄川区人。199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位;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史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史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访学,200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2023年03期 No.72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征稿启事

    <正>《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语言研究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729期,为繁荣语言研究,促进学术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代语文》设有以下栏目:汉语言文字研究、语言应用研究、语言教学研究、语言理论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来稿要求1.题目简明、确切、具体,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正文一般不低于6000字。

    2023年03期 No.72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