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近代对日汉语教材《华语跬步》北京话语音系统——兼与《语言自迩集》语音之观照

    邵燕梅;

    《华语跬步》是清末民初日本汉语教学体现北京话语音系统的典型性教材,其编写彰显了日本近代汉语教育的重心由南京官话转向了北京官话。根据《华语跬步》所列出的声母类别和分析后的实际音值,清末民初北京话的声母系统(包括零声母)共有23个声母;韵母系统共有40个韵母,包括开口呼14个、齐齿呼11个、合口呼9个、撮口呼6个。根据《华语跬步》《语言自迩集》两部教材的描写与观照,清末民初北京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型、调值亦与今北京话相同。《华语跬步》的音类描写与《语言自迩集》的音值描写互为观照,共同呈现出北京话声母、韵母、声调的系统面貌,该语音系统能够体现清末民初北京话的实际语音格局。

    2023年07期 No.733 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山东方言研究专栏

  • 费县方言声调的动态演变研究

    张伟静;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恰好处在官话三大次方言区——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的边缘地带。费县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其内部差异反映出过渡带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和扩散路径等重要信息。基于对费县辖区内18个乡镇点的方言调查,并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费县方言声调系统中双字调的动态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以期为方言接触理论提供扎实的第一手资料。

    2023年07期 No.733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 山东三调方言演化类型与路径新探

    陈秀青;

    调类简化是山东方言的重要语音特点,主要表现为四调方言发生调类合并,演化为三调方言。从历时角度来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山东各县市三调方言数量明显增加。从共时角度来看,依据声调合并路径的不同,山东三调方言点的演化类型可以划分为四种:无棣型、惠民型、烟台型和莱州型。声调合并是语言内部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后,山东地区的三调方言点数量将围绕现有三调方言区范围继续增长。

    2023年07期 No.73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山东方言“■”字比较句历时演变试探

    刘洋;

    山东方言中,“■”字句是一种特殊的比较句句式,主要流行于山东东部地区。通过话题结构分析、考证本字等方法,对“■”字句进行历时溯源,以构建起该句式的历时演变链条。从语音演变来看,山东方言“■”字和古汉语的“于”字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从句式结构来看,“■”字句和“于”字句有着相似的结构功能和表意能力。从跨方言比较的角度来看,山东方言“■”字比较句和闽东方言“去”字比较句具有同源关系。因此,山东方言“■”字句中的“■”字源于古汉语的“于”字。

    2023年07期 No.73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汉语言文字研究

  • 《左传》中的“舆人”所指研究

    夏子惠;

    《左传》中有多处提到“舆人”,学界对“舆人”所指何人未有定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首先厘清“舆”的各个义项,分析先秦文献中“人”的隐含意义,解释“舆”作为单音词及以不同语素义参与构词的不同含义。再结合《左传》文本的语境及前人注疏,探求《左传》中“舆人”的真正内涵。单音词“舆”和“人”组成双音词组“舆人”,在《左传》中用来指称具有一定地位的官员。当“舆”义为“贱官”时,“舆人”是指管理车舆的官员。当“舆”义为“众”时,“舆人”即指众臣。“舆人”所指称的众臣并没有特定的范围,常指擅长运用“诵”的方式讽谏时事,为国君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大臣。

    2023年07期 No.73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 《史记》“常从”等句法结构辨析及相关词汇问题

    张雨涛;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存在“常从”“常奉车”一类组合,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两个固定名词以表达某种职位。从语法结构上看,“常从”等仍是任意的句法组合,并未凝固成词。至魏晋时期的中古汉语中,“常从”逐渐词汇化,才开始出现表示固定职位的用法。同时,文句中还出现了“复常”结构,这是《史记》新兴的组合方式,口语性较强。它频见于中古的汉译佛典中,经过“又复常”“亦复常”等过渡形式,最终在近现代汉语中演变为“又常”“亦常”的写法。

    2023年07期 No.73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 《四库全书总目》唐人别集提要订误

    孙利政;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目录学著作。参校各种类型的四库提要,采用《总目》著录之典籍与提要征引之原文献,以史源文献比勘为重点,就中华书局整理本《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唐人别集提要进行考校,共校正讹误十三则。

    2023年07期 No.73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语气副词“幸而”的来源及实现方式——基于语法化环境理论

    徐东瑞;

    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形态句法的角度来阐述“幸而”的词汇化,而相对忽视了语义语用层面的分析。基于语法化环境理论,通过梳理“幸而”语法化过程所经历的四个连续环境,明确其“幸亏”义是源于临界环境的语用推理。非句法结构经历了从词汇化到语法化的非同步演变,可以将词汇化过程融入到语法化的描写体系中来。

    2023年07期 No.73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再论“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及范畴化现象——基于新兴准口语语料库

    赵晨;

    基于自建近五年准口语语料库,系统论述13个复合趋向补语中宾式中宾语的语义类别与典型范畴成员,这可以为语法教学顺序的安排和教材内容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与年份较早的偏重于书面语的研究成果相比,只有“V起O来”中宾语语义类别的典型成员发生了变化,其余复合趋向补语基本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起来”在复合趋向补语语义虚化进程中的迅猛势头。

    2023年07期 No.73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语言应用研究

  • 从版本异文角度谈《红楼梦》中的“姨妈”与“姨娘”

    刘冠娅;

    《红楼梦》诸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通过异文比勘,可以发现,《红楼梦》各个版本记言部分“姨妈”和“姨娘”的使用,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称母亲的姐妹为姨妈,父亲的妾室为姨娘;二是二者都称姨娘;三是称母亲的姐妹时使用姨娘和姨妈,称父亲的妾室则采用姨娘。之所以会产生上述异文现象,主要是受传抄方式、作者个人经历、抄写者自身方言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2023年07期 No.733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 现代语文教育词汇教学量——基于百年语文教科书现代汉语词汇量的统计分析

    邵克金;

    通过对百余年以来语文(国语、国文)教科书中词汇量的考察,可以发现,教科书所呈现的词汇量在不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面向同一阶段师生,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现代汉语词汇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教科书在词汇编排上仍缺乏科学意识,这跟语文教育界长期缺乏教学指导量表有关。当前,《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已经颁布,今后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修订或新编,应注意考虑与该词表的兼容。

    2023年07期 No.733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社会变异的量化考察——以晋语柳林话为例

    贾海霞;

    语音变异会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外出经历的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变式,并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分布。以晋语柳林话的文白异读现象为研究对象,首先逐一分析柳林话文白异读语言变项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外出经历等社会变项的相关性,然后再将年龄与各社会变项相关联,进行二次数据分析,以深入探究年龄与各社会变项对语言变项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研究需要关注共时层面的动态变异情况。

    2023年07期 No.733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语言教学研究

  • 超短期国际中文学习项目教学实践研究——以“科技中国”线上中文冬令营为例

    潘云默;刘颖;

    以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科技中国”线上中文冬令营项目为例,对超短期初级汉语学习班的学生特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短期初级汉语学习项目中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和交际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上,应合理利用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将汉字作为文化载体,以现代化教学手段随堂随机渗透文化教学。针对现阶段超短期国际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超短期初级国际中文学习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3年07期 No.733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 国际中文教育考试中的智慧评价平台构建

    黄霆玮;

    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如何在线上进行考试,如何保证线上考试的信效度,与线上教育考试所采用的平台息息相关。以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考试为例,分析了当前线上教育考试的四种需求层次,提出当前线上教育考试应是一种多平台协作的模式,在评价实践中,应根据教育考试的实际需求层次采用相应的考试方案。不过,这种平台模式操作相对复杂,很难满足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为了达到与线下评价基本相当的效果,构建了国际中文教育智慧评价平台,该平台包含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专家模块三个模块。在构建考试平台时,应遵循安全稳定、综合全面、共享开放、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2023年07期 No.733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 《现代汉语隐语研究》简介

    董洪杰;

    <正>隐语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业和各类群体中。汉语隐语不仅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学和文化学价值。汉语隐语研究在揭示语言使用模式、强化社会身份认同、拓宽学术视野等方面,均体现出强烈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现代汉语隐语研究》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现代汉语隐语进行了积极探索。该书由山东师范大学邵燕梅教授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隐语的理论研究。此编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隐语的界定、研究语料、价值与方法等,并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阐述了隐语的构造规律和形成方式。下编则着重于现代汉语隐语的个案研究。首先对活隐语“调侃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剖析,

    2023年07期 No.73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学人风采

    <正>邵燕梅,女,1968年1月生,山东郯城人。1988年,毕业于郯城师范学校;1990年,毕业于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0—1996年,在郯城师范学校任教;1996—2009年,在临沂大学(其前身为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任教;2012年至今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2023年07期 No.73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征稿启事

    <正>《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语言研究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733期,为繁荣语言研究,促进学术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代语文》设有以下栏目:汉语言文字研究、语言应用研究、语言教学研究、语言理论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2023年07期 No.73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