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一起”的名词说献疑

    贾宝书;

    “一起”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名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学界判定“一起”是名词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它的意义为“同一个处所”,二是它能充当“在”“到”的宾语。但是经过分析可知,“一起”并不具备自由表达“同一个处所”义的功能,“在(到)同一个处所”也不能准确表达“在(到)一起”义。究其根源,“一起”名词说就是对“在(到)一起”这一结构的认知结果。而“在(到)一起”因其结构定型、意义完整,从词汇学理论来看,并不必然是动宾结构的词组,还存在成词的可能性,可将它们视为相当于词的固定结构。这样便能消除“一起”名词说所带来的诸多疑点,比名词说更有说服力。

    2023年12期 No.738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汉语言文字研究

  • 《黄帝内经》中的形近讹误字

    熊灵萱;喻威;

    《黄帝内经》中存在不少异文现象,有些异文是由形近讹误所造成的。依据《黄帝内经太素》萧延平按语、《天回医简》等相关语言文献材料,对部分异文进行分析,揭示了15组形近讹误字,如“摶”与“搏”、“蛂”与“蛟”、“内”与“肉”、“乃”与“及”、“温”与“湿”、“感”与“惑”等。对《黄帝内经》中既往关注较少的文字讹误现象进行探析,可以校订传世医籍中的误字,补充形近讹误字例证,这对解决相关问题、解读《黄帝内经》均有所助益。

    2023年12期 No.738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孟子》“牛羊父母”句之句法语义分析

    寻天琦;

    《孟子·万章上》:“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其中,学界对“牛羊父母”的句法语义解读有不同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动词省略说和名词动用说。综合前代注疏及现代学者对该句的阐述,相对而言,名词动用说比较符合原句意义。这类名词动用现象,是上古汉语中表达给予事件的一种特殊的句法编码方式,它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是:主语给予宾语由名词所指称的事物。

    2023年12期 No.73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史记》谓词后“甚”的语法功能

    钱珍;

    关于上古汉语谓词后面的“甚”,有两种分析意见:一是认为作补语;二是认为作谓语。以《史记》为重点语料,对其中谓词后“甚”的用法进行穷尽性统计,并从句法和韵律两个角度予以论证。结果显示,至少到上古晚期,谓词后面的“甚”都应分析为形容词作谓语。后世文献中有时也会出现类似结构,将其看作是共时层面中的历时沉积较为合适。

    2023年12期 No.738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臘祭、蜡祭之辨证

    何和平;

    臘祭、蜡祭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臘(腊)、蠟(蜡)二字形音相似而容易混淆,对此进行考证、辨析实有必要。分别对“臘”“蜡”语义的历时演变进行考察:“臘”的本义即是祭祀名称,后引申为纪月、纪年;“蜡”的本义是蝇的幼虫,后假借表年终祭祀义,并且其假借义项逐渐成为常用义。历代学者对臘祭、蜡祭进行了深入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就浑言派而言,代表人物是许慎、郑玄、段玉裁等,将二者混同的主要原因是日期接近、对象扩大、词义混淆。就析言派而言,代表人物是孔颖达、秦蕙田、王引之、孙希旦等,从祭祀的对象、先后、服饰、周期四个方面,对臘祭与蜡祭进行了辨别。实际上,在先秦时期,臘祭与蜡祭严格有别;秦汉混淆之后,蜡祭与臘祭则演变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非等同的关系。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为传统祭祀礼仪的探讨、《汉语大字典》的修补有所裨益。

    2023年12期 No.738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 中药名称的认知机制研究

    刘臻;

    隐喻、转喻理论的提出,为中药名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药名称的认知分析,可以看出,转喻和隐喻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的名称凸显了中药的不同特征,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委婉性原则。中药名称中的“一药多名”,不仅突出强调了中药的功用效能,也渗透着人们的情感因素、主观评价。这一现象,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传统的意义理论和范畴理论的阐释局限。

    2023年12期 No.738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可识别性框架下的汉语话题指称特征考察

    年震;

    从指称的可识别性框架出发,对汉语话题具有有定、无定、非定等指称特征事实进行统一考察。研究发现:1.汉语句法话题的必要指称特征表现为可识别性框架中的定指活跃状态。2.学界所讨论的无定、无指、非指称等非有定话题并非句法话题,而是语篇中经过文本回指、对比关联、定指回指等激活过程而形成的定指话题。3.非有定话题的允准不仅需要对话题所指进行修饰锚定,还需要对述题的谓语类型进行阶段性的锚定。就认知语用而言,话题的指称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话题所指的指称特征层次变化、话题所指的语用可及性差异,本质上是话题所指与述题信息之间的动态可识别性关系。

    2023年12期 No.73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宜兴方言词考释三则

    陈思炜;

    在宜兴方言中,烹饪方法用字“?”字的本字应为“熇”,由火热义引申为干燥义,再发展为烘烤义,然后又经过同位转喻,最终产生“小火慢煮使汤汁收浓”义。表舒迟貌的“滔”字的本字应为“■”,本义为“牛徐行”,根据其核心义“缓”,可以将“■”“饅”“慆”“韬”系联为一类。表示湖名的“氿”是个新造的地名用字,本字为“九”,后加水旁作“氿”。

    2023年12期 No.73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语言应用研究

  • 战国竹书句读方法探析

    吴祺;

    战国竹书句读方法既要继承传世古书的句读方法,又要充分考虑到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具体来说,战国竹书句读应充分吸收传世古书的句读方法,如根据上下文文义以定句读、正确把握词义以定句读、辨明通假以定句读、辨析古书文例以定句读、根据押韵以定句读、明语法以定句读等。同时,也应把握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如竹简自身的句读符号、战国竹书文字的考释成果、竹简拼合与编联成果、战国竹书与传世古书的对读等。

    2023年12期 No.73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多方言县域青少年语言生活调查——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王绍峰;

    浙江省长兴县属于多方言县域,其语言生活值得关注,特别是青少年的语言生活状况。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普及率很高,普通话能力水平较高;学生的方言能力呈下降趋势,方言代际传承加速衰萎;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和使用方言的意愿,乐意接受多言社会,愿意成为多言人,表现出接受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多方言并存的语言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方言县域语言生活的治理提出建议:重视中学生语言生活研究,坚持长时段跟踪调查;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巩固普通话推广普及成果;尊重语言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地方语言文化保护工作。

    2023年12期 No.738 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语言教学研究

  • 用于汉语分析的韩语汉字训读研究引论

    李振政;

    朝鲜半岛的汉字字训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萌动期,主要是借用汉字标训;后期是成熟期,主要是以韩文标训。从字训的参照、转换、分类三个角度,对其主要功用进行分析。在参照作用方面,字训具有释义作用,能够区分白话和文言的用字、用义。在转换作用方面,字训是韩文和汉文转换的枢纽,在近代韩语拼音化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分类作用方面,字训可用于汉字的分类整理和汉字族群的划分。

    2023年12期 No.738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 副词“又”的“行、知、言”三域

    张秀花;

    基于三域理论的“行、知、言”三个方面,分析副词“又”表重复义时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它分为“又行”“又知”“又言”三类。在表达重复义时,“又行”和行为动作或状态有关,属于现实的行为和既定的事态;“又知”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句子中通常会包含“该”“要”等推测性词语;“又言”和言语行为有关,并且主观化程度最高。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希望能为国际中文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帮助汉语学习者系统掌握“又”表重复义时的用法。

    2023年12期 No.73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

    王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级汉语综合课长期面临着几大难点问题,既难以贯彻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更难以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扎根国内多年,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支撑,广泛运用于多种课程,表现出诸多优势。以国内某高校的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改革为例,着重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比试验,证明该模式适用于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实践,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2023年12期 No.738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简介

    <正>什么是词义,如何表征词义?这是词义学的基点问题。《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词的实际用法,从宏观抽象的简洁性和微观描写的细颗粒度特征入手,对这一基点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回答。该书由湖北大学文学院邱庆山副教授独撰,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该书坚守词义的基础性核心地位,吸收相关语言理论中的词义知识,初步构建了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念和词义球结构理论。它深度描写并深入阐释了词义蕴涵的认知特性和句法信息,

    2023年12期 No.73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山东省语言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

    <正>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山东省语言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这次会议由山东省语言学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代语文》编辑部和语言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来自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等近20所高校语言学界的8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2023年12期 No.7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 《现代语文》2023年总目录

    <正>~~

    2023年12期 No.738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征稿启事

    <正>《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语言研究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738期,为繁荣语言研究,促进学术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3年12期 No.73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