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晗飞;王兆鹏;
立足于通假字集证法与中古上推法,以邪母所涉先秦两汉通假材料为依据,通过考察与邪母相关的异母通假情况,探讨邪母的上古来源问题。邪母在上古汉语中具有独立性,其上古来源较为复杂。邪母与喻_四、心母、书母、定母等存在语音纠缠关系,尤其是与喻_四的音类相关度突出,“邪—喻_四”相通大多是在楚地方言中出现。而邪母与唇音、半舌音、半齿音等关系较为疏远。同时,邪母所表现出的广泛通假关系与其谐声关系,体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据此可以验证“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声母”的可能性,从而为邪母的古音构拟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4期 No.754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 窦秀艳;梁金正;
慧琳《一切经音义》援引《尔雅》达2000余条,与《尔雅》宋监本等传世版本在文字方面的不同,共计240余例。在古今字异文方面共有43组,其中,《一切经音义》采用古字16例,采用今字27例。这些古今字异文现象表明,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据《尔雅》版本,应是中古时期与宋监本系统并行的又一传本。对慧琳《一切经音义》征引《尔雅》文字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可以为《尔雅》的版本研究提供实证支撑;二是可以为探求《尔雅》版本的用字原貌提供丰富的例证;三是可以为中古汉字的演变研究提供可靠的字料。对古代文献征引《尔雅》的研究,既是新时期《尔雅》研究的重要路径,也是对传世文本研究的有益补充。
2025年04期 No.754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 司晓莲;张英飒;
《洛阳新获墓志百品》是齐运通等学者精心整理的又一部有关墓志的专著,为研究隋唐墓志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此书释文仍存在未释、讹字、脱字、衍字、倒字等疏漏之处。综合运用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校勘学等相关知识,仔细比勘拓片图版,并结合历史语境、上下文义、墓志文例等,对其中的21则释文进行考辨、补正。希望通过这一个案探讨,既可以为洛阳墓志的整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又能够为古代墓志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支撑。
2025年04期 No.75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 孙旭;
在现代汉语中,“虽”字转折复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虽然S_1,但(是)S_2”,表示预期式转折,听话人在听到主句之前,已作出与之相反的预判。二是“S_1,虽然S_2”,表示追补式转折,直接先将主句抛出,随后进行补充。通过分析“虽”字标记复句的演变,可以发现,该句式的逻辑意义不仅会受到连词语义和位置的影响,也会受到语序的影响。
2025年04期 No.75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